这张防汛数据图,“管天管地管空气”

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,台风“杜苏芮”一路北上,让防汛工作再受考验。极端天气频现,各地防汛在“人防”+“物防”的基础上,向“智防”发力。记者就此到青岛、东营、临沂等地进行蹲点采访,推出蹲点调查《一张数据图,让防汛更智慧》。为方便阅读,现推出精读版。

天气预报员:要比对十多个系统的数值预报


(资料图片)

来到青岛市气象台会商室,大屏“五彩纷呈”,天气实况、卫星云图、实况监测、降水预报检验等分别占据着侧墙上的四块大屏,正前方的两块主屏则与山东省气象台的视频会议连接,进行着全省天气会商。虽然没有安排青岛市气象台发言,但因大雨将至,台长马艳与带班台长、首席预报员、领班预报员、值班预报员还是神情紧张地坐在会商桌前,边听边作记录。

全省会商结束后,根据省气象台的预报结论和三位预报员的研判,青岛市气象台于11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。

对于用“夜间”还是用“凌晨”,降雨量、雷雨阵风的数值,青岛市气象台进行了反复的商讨比对。

“发布预警信号并不是即刻作出的判断,这几天我们一直关注着大气运动的情况,早上7点半交接班后,要不断分析高空形势图、低层风场图等七八个物理量图,比对十多个预报系统的数值预报。”青岛市气象台值班预报员郝燕表示,不同系统的预报结果并不相同,要根据经验去判断汇总,并通过检验预报准确性,找到近期预报表现较好的系统。

河道洪水预报:用上流量测速仪和雷达

洪水预报是水旱灾害防御的“前哨”。

“东营33个水文站,小清河石村水文站、支脉河王营水文站能够实现远程精准自动测报。”东营市水文中心水情科科长孙超说,水位和流量等河道水情信息是洪水预报主要参考指标。追踪水位上涨情况,可以依赖自记水位计,测流目前还主要依赖人工测量。

水情监测想要真正实现“一张图”,设备首先要升级。

王营水文站2020年建成了山东第一条可远程测控的全自动缆道。2021年8月,引入更先进的水平式声学多普勒流量测速仪HADCP,运用其实时监测流速、流向、水位变化的侦测能力,避免了潮汐对水文测报的影响。经过1年多的技术攻关,在全省率先完成设备率定,实现对流量的在线实时监测。

记者在现场看到,打开测控管理平台,水文缆道测流界面以彩色剖面图形式呈现。工作人员可一键自动测量水深、流速、水位、流量变化等信息,也可手动设定具体参数,完成指定测报。

“一场洪水从起涨到洪峰再到落平,至少需要测流3-5次。如果靠人工测流,需要三四个人一组拉着仪器到现场。有的水文站位置偏远,下大雨的时候路上有积水,非常难走,测一个数值加上往返有时需要三四个小时。”孙超说。

“远程精准测流,可以让工作人员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数据处理分析上,给各级提供更直观、更有总结性、更具提炼性的参考。”东营市水文中心副主任张乃鹏介绍,正在探索雷达在线测流,已经在8个水文站安装测试。雷达在线测流相对较为经济,适合洪水测报,但因为东营地域特殊,雷达适用条件差,需要经过不断调试比测,提高准确性。

装进手机里的“积水图”:降雨过程中数据每6分钟更新一次

在胶州,小雨下了两天。

7月30日早上,雨还在下。路上会有积水吗?打开手机上的“爱山东APP”青岛站点,搜索“积水”,跳转至“易积水点管理服务一件事”,在展开的实时动态地图上,胶州的15个易积水点圆形图标均为蓝色,积水数值在图标右侧标注。

“易积水点管理服务一件事”由青岛市大数据局通过应用海信云脑技术打造,融合了青岛市水务管理局、青岛市交警大队、青岛市城管局等多个部门的数据,2022年9月正式上线。

它通过城市云脑通用能力服务平台数据资源,结合视频分析算法,让市民随时可以通过手机了解积水点位深度,及时避开积水严重路段。起初接入系统的是市南区、市北区、李沧区20个低洼路段、桥底涵洞易积水点位。今年汛期到来之前,胶州市应急管理局新建的15个易积水监测点也接入系统。

尽管上线不久,“易积水点管理服务一件事”已经“立了功”。7月8日夜间,胶州出现短时强降雨,通过平台监测,徐州路与广州路路口积水达20cm,影响行人通行。防汛抗旱指挥部通过平台及时调度联动部门及防汛队伍,立即进行排水处置。

在北京路铁路桥底东侧的雨箅子旁,记者见到了水位探测仪,直径约10cm,像极了不锈钢LED灯,嵌入沥青之中,与地面齐平。距探测仪最近的路灯中部,是一个太阳能接收器。

水位探测仪借助声纳探测、物联网技术,实时将积水数据回传至指挥中心,可以查看当前积水水位、设备电压等信息,降雨过程中数据每6分钟更新一次。

不再“丢失”的井盖:智慧系统要与人防紧密结合

别小看排水井盖,它也是防汛中一个重要的“螺丝钉”。

7月28日下午3点,临沂市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。

晚上10点,临沂市城管局市政科工作人员英占辉打开手机里的智慧防汛APP,利用井盖盗损自动报警功能,查找了周边的红色点位,之后带着维护人员去处理冒水井盖。

智慧防汛如何与原来的“人防”相结合?临沂市从排水井盖寻找突破点。

“临沂市区共有5万多个井盖,现在已经有3000多个安装了智能检测系统,井盖的工作状态可实时传回指挥中心。”临沂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朱孔杰说,如今类似智能井盖这样的设备,分布在临沂的大街小巷,发挥着水深监测、信息收集等功能。

作为一名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城管,英占辉觉得智慧城市管理系统解决了基层防汛中的大问题。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上线后,一到雨情,英占辉就能接到明确的指令,抽调多少人员,如何安排强排泵车都有了依据。

数据大图的“小图”

采访中,记者在各地各部门见到了很多功能强大的应急防汛“一张图”。

尽管每一张“图”看起来都功能齐备,但开发者们都并不满足。在大数据面前,有的还只是数据大图的“一张小图”。

“在东营,企业防汛是一个重点。我们将开发企业模拟淹没分析模块,将企业的地形分析、周边的相关设施等信息精准地接入系统,形成一套公式对企业的防汛警戒线进行计算,通过监测雨情、水情,及时向企业发送险情预警。”东营市市域治理运行管理中心技术服务部负责人单素说。

每一个部门、每一个行业都尽可能地挖掘现有资源,绘制出一张张更专业、更精准的“小图”,它们所“拼”出的城市防汛“大图”。

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巨慧 张楠 李明 纪伟 报道)

关键词:

上一篇:Intel新显卡变了“心”:有点小失望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热门推荐